乐府诗词歌赋鉴赏——《子夜歌》(之七)
2014-9-4 圣轩阁名学网 访问量:
子夜歌(之七)
始欲识郎时,两心望如一。
理丝入残机,何悟不成匹。
《子夜歌》(之七)讲述了一位姑娘怀着初恋的真诚和坦率,希望和自己心爱的人心心相印、白头到老。但到头来并没有如愿以偿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这首《子夜歌》就是她对这段爱情经历的回顾,也是她对爱情真谛的思索和探求。围绕这种思索和探求,诗人运用出色的表现手法,使这首仅有二十个字的民歌表现得十分精妙!
首先,它采用倒叙的手法开头,并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,从这次初恋的结局来反思当时的情形。这位姑娘在初恋中是很主动的,这从“始欲识郎时”的“始欲”二字可以看出。同《子夜歌》(之二)一样,这种主动表白的爱情姿态与当时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、城市下层妇女的生活方式当然有关(从她用的比喻“理丝入残机,何悟不成匹”来看,至少是知道纺纱织布的劳动女性)。另外,这位姑娘在初恋中也很痴情,她盼望着“两心望如一”。“两心望如一”即“望两心如一”,这是女方的主观愿望。
有的选本把此解释为两心(男方和女方)都望如一,这不符合诗意:女方如此主动,如此痴情,但结局却如残丝入机,不能成匹,其责任到底在谁是不难判断的。但别具一格的是,诗中的这位姑娘并不像《诗经》“氓”、“谷风”或《汉乐府》“有所思”中女主人公那样去追究男方的责任,去指斥对方的负心。反而是以一个生动恰当的比喻去暗示这场恋爱的结局,并留下一个充满疑问、意味深长的结尾,以此来引导读者和她一道思索,一道去探求本源,在同类诗歌中,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很精巧也很独特的。
其风格总的来说就是慷慨中含蕴着清纯,凄怨中缠绕着婉转,明丽中吐放着清秀。恋情中还分外缠绵和伤感,带有南方水乡女子特有的情感特征和心理素质。这首《子夜歌》就是很好地证明,这也是《南朝乐府》不同关于《北朝乐府》、《汉乐府》,乃至《诗经》的要点之一。
其次是结构上的大幅度跳跃。这首民歌只有四句二十个字。所叙述的则是一个城市下层女性从初恋到失恋的整个恋爱过程,并表达她的此事的反思。要把一个时间跨度如此之长。又有深度思考的事件,用如此短小的篇幅表现出来,就需要在结构上大幅度地跳跃。诗人采取的办法是选取整个恋爱过程开头和结尾两个片段,把情节高度浓缩,同时又略去人物语言动作的叙述和描绘,着重表现她的内心情感和思索:初恋时的热切和倾心,失恋后的疑问和反思。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笔墨,把主题表现得简洁而生动。
这种把情节高度浓缩、结构上大幅度跳跃的处理方式,对后代的诗人创作和诗歌理论都产生很大的影响。如唐代诗人王维那首著名的《送元二使安西》就采用这种手法:选取整个送别过程的开头和结尾两个片段,把情节高度浓缩:开头铺写送别的时间地点“渭城朝雨邑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”之后,就一下子跳到饯别宴席的尾声,宴会前、宴会中一概略去,只留下饯席尾声的一句敬酒词: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。诗人把他的深情厚谊、千叮咛万嘱咐都寄托在这最后一句话、最后一个动作之中:这当中有对友人远去他乡的慰藉,也有对友人的良好祝愿,也有自己依依惜别的深情。
把送别的场面和依依惜别的深情,高度浓缩在这个最富有情感特征的凝重动作之中,显然是对《子夜歌》这种结构方式的继承和发展。另外这种采用大幅度跳跃来处理内容和篇幅之间的矛盾,也成为后来五言绝句的一条规则:清代诗论家方东树在谈到五言绝句作法诗曾指出:“第三句要响”(《昭昧詹言》)。这个“要响”既包括遣词命意的精彩华美,更是要求起到浓缩诗意、大跨度跳跃的结构上作用。
再次,是双关和谐音手法的运用。大量使用双关和谐音,是南朝乐府独具的显著特色之一,这首《子夜歌》也不例外。
诗人以蚕丝的“丝”谐思念的“思”,又以布匹的“匹”与匹配的“匹”双关。这位女郎表面上是在说织布,思考残断的织布机为何不能织成锦缎,暗中却是在诉说自己的思恋,为何不能与情人匹配结合的原因。实际上“残机”二字已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:机残丝必断,维系彼此之间的情感已经残破断裂,当然“不成匹”,无法再结合到一起了。至于男方为何变卦,这正是女主人公深深思索,也是读者在深深思考的问题。由此看来,这种谐音和巧妙的双关,把这位女性要表达的情感,处理的更加委婉含蓄、细腻深长。正如明人胡应麟所称赞的那样:“其用意之工,传情之婉,有唐人竭精殚力,不能追步者”(《诗薮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