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台楼阁之亭
2014-1-29 圣轩阁名学网 访问量:
秋风亭
在湖北巴东县,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亭--秋风亭。
巴东与四川接壤,位于长江三峡中段险要处,“万山磅礴,大江建瓴而下”,整个县城依山筑构、屋宇层叠,远看像悬挂在峭壁上的一幅画,凌空突兀。一般游客多是在一片惊叹声中随着江轮匆匆而过,故而秋风亭不太为世人所知,然而此亭所承载一千多年的历史,却不同凡响。
秋风亭与一代名臣寇准紧相联,它为寇准所建。
寇准(961--1023),字平仲,陕西渭南人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,曾任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,真宗时官至宰相,封莱国公,人称寇莱公。他自幼聪明过人,才识出众,少年时期便抱负非凡:十几岁上书言事,二十岁即为巴东令。宋辽战时,身为宰相的寇准力主抗战,反对南迁,几经罢相、复相。寇准一生为官清正,颇得民心,是民间传说中的著名“清官”之一,时人亲切地称之为“寇巴东”。
巴东地处深山峡谷之中,地旷人稀,偏僻落后,农业生产方式原始。宋朝巴东山民依然在“依山为田,刀耕火种”。初入仕途的寇准,在巴东任县令六年,在这期间,寇准大力推行平原地区的先进农耕技术,改进生产工具,加强田间管理,并设立了“劝农亭”,由专职人员在此推广农耕技术,不厌其烦地向每个前来求教的人员传授经验。劝农亭的作用好似现代的农科所。这些有力的举措,使巴东在不太长的时间内,“无旷土、无游民”,一片太平景象。第一次获得了温饱的巴东人对“父母官”寇准感恩之情可想而知。在巴东通往恩施的公路边,至今还可看到当年寇准所建劝农亭的遗址。它与秋风亭或毁或存,都是寇公的珍贵遗迹。
据记载,秋风亭建于公元978年。原亭建在离县城上游约20里的旧城,寇准在亭落成后,还在亭旁种了一棵柏树,人们称之为“莱公柏”。与秋风亭同时建的还有座白云亭,惜已无存。
宋孝宗乾道六年(公元1170年),陆游从山阴(今浙江绍兴)赴夔州(今属四川省)通判,途经巴东,登秋风亭、白云亭,咏诗一首:寇公壮岁落巴蛮,得意孤亭缥缈间。常倚曲栏贪看水,不安四壁怕遮山。遗民虽尽犹能说,老令初来亦爱闲。正使官清贫至骨,未防留客听潺潺。
此诗文距寇准知巴东约100年,文不雕琢,不夸饰,朴实无华地再现了巴东胜景秋风亭、白云亭及其莱公柏。文中还写出了巴东的荒凉贫穷,当年年轻的寇准就在这个“使人怅然,始有流落天涯之叹”、“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”的地方,做得有声有色,建起流传至今的千古名亭,由此也可见他超凡的才能以及对生活高度的热情。
由于老百姓对清官的渴求,关于寇准和秋风亭的逸闻轶事越传越神。文人则纷纷为亭赋诗、立碑,以至后来,每届的巴东县令,在授印之前,都要先居于此亭,“接受传统教育”,等原知县办好移交手续后,才去县衙上任。秋风亭已经有了几分神圣色彩。
宋朝文学家苏辙,途经巴东时写了《秋风亭》一诗,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题咏秋风亭的记录:人知公惠在巴东,不如三朝社稷功。平日孤舟己何处,江亭依旧傍春风。
诗中溢满对寇准的缅怀尊崇之情。寇准在巴东则惠在巴东,在朝廷则功在社稷,先后经历太宗、真宗、仁宗三朝,仅“澶渊之盟”的杰出表现,就够名列青史。
据《宋史》本传和欧阳修《归田录》载:寇准向来豪华奢侈,司马光甚至说他“豪侈冠一时”。即便如此,他一生爱国抗战的大节、他为老百姓切切实实做的好事,还是颇得民心的,秋风亭的历近千年而不废,正是一座无言的丰碑。
清袁枚在其《随园诗话》中比较唐宋四大家,云:“人有以诗重者,亦有诗以人重者。李、杜、韩、苏,俱以诗名千古。然李杜无功业,不得不以诗传。韩、苏有功业,虽无诗,其人亦传之,而况有诗乎?”-寇准的功业较韩愈、苏轼有过之而无不及,而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寇准也占有一席之地。
寇准不仅有《巴东集》传世,而且他的诗词风格淡雅委婉,如《踏莎行》:春色将阑,莺声渐老,红英落尽青梅小,画堂人静雨蒙蒙,屏山半掩余香袅。密约沉沉,离情杳杳,菱花尘满慵将照。倚楼无语欲销魂,长空暗淡连芳草。
上片句句写景,景中含情;下片抒情,情思逼真感人。沉郁多情,婉丽凄恻。正如况周颐《蕙风词话续编》所言:“词有淡远取神,只描取景物,而神致自在言外,此为高手。”寇准确也拥有深厚的文学修养。国家大事,他风云际会,纵横捭阖,而于情于感,又如此深沉婉丽,这是构成他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一个因素,这也许是秋风亭历经千年而至今魅力犹存的关键所在吧。
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,给巴东人民带来巨大的变迁,整个巴东县城移址山上,秋风亭亦将列入搬迁之列。当人们告别世代居住的故居里巷,搬到规划整齐、设施齐全、环境幽美的新居时,秋风亭定落址在风景幽静之处。届时,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个拭去历史尘埃的秋风亭,古亭换新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