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设计商标名称——商标译名有讲究
2014-1-28 圣轩阁名学网 访问量:
在国际商品贸易不断增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商标的国际性日益显著,商标译名对于商品在本土以外的销售情况来说举足轻重。商标译名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如美国学者艾·里斯所言:“一个译名的好坏,在销售业绩上有千百万美元的差异。”
想让读者通过商标译名一劳永逸地记住商品,并形成深刻长远的记忆,就必须考虑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,同时还要关注商品销售走向和消费者消费心理。例如商标“goldlion”,英文原意是“金狮”,但为使商品凸显富丽堂皇的特点,满足人们渴望吉利、追求豪华心理,译名将“gold”一词保留意义,而“lion”一词采取音译法,两者结合便有了驰名商标“金利来”,既兼顾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,又满足消费者的心理,尽管译名和原意不尽相同,但作用和效果一致。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销售的一个品牌叫“飘柔”,意为“头发飘逸柔顺”,一目了然,既能充分显示商品的特性和品质,又能给消费者留下美好的回味。
商标译名还应向消费者暗示产品的效用或质量,如“Sprite”饮料初次出现在中国香港市场时,根据港澳取吉利心理的常规,按其谐声取名为“事必利”。事实上,“Sprite”饮料在市场上销售情况并不乐观,后来改名为“雪碧”,表明商品的质量和效用,给人以冰凉解渴之感。随后,产品为消费者所接受,畅销不衰。被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系列商品Nike,本意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子,但若按音译为“奈姬”或是“娜基”之类,很多中国的消费者便会不知其意。考虑到运动服装应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,译名为“耐克”,既有坚固耐穿的含义,又包含了克敌必胜的意思,与原意“胜利女神”不谋而合。
商标译名不仅在意义上有学问,而且在字数、音调,平仄上也有要求。最为著名的例子要数美国的“CocaCola”,它被译成“可口可乐”,既保持了原词的音节、响亮和韵律节奏,使其具有音韵美和呼唤功能,同时蕴藏着浓郁的异域特色,保持了这个品牌全球形象的一致性,使得“可乐”成为现代社会中饮料的代名词,译名在文化中的渗透力可见一斑。
不仅如此,译名还具有区别作用,如“Dove”商标,既是一个香皂的品牌,又是一种巧克力的商标,译名通过不同字眼的选择来加以区分,前者译作“多芬”,取其润肤芬芳之意,后者译为“德芙”,有“牛奶香浓,丝般感受”之感。
妙趣横生的商标译名学问不小,商家要准确把握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,在充分研究分析原商标名和商品服务内容的基础上,完成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交融,实现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