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以来,爱晚亭畔留下过不少伟人的足迹,毛泽东亲书亭名,也是其来有自。一九六年,林伯渠到此游历,面睹大好河山而慷慨高歌:
到处枫林压酒痕,十分景色赛天荪。
千山洒遍杜鹃血,一缕难招帝子魂。
欲把神州回锦锈,频将泪雨洗乾坤。
蓝成亦有关河感,愁看江南老树村。
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长沙求学,常和挚友蔡和森、罗学瓒、张昆弟等,在爱晚亭聚首读书, 锻炼身体,探求真理。他们从这里登山,有时分散在山中露宿,有时顶着大风雨作“风浴”、“雨浴”。从《沁园春·长沙》中的“看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 ,漫江碧透 ,百舸争流,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怅寥廓,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” 可以窥见毛泽东早年的游学生涯及其包举宇内、主宰沉浮的不凡抱负。可惜至今没有看到毛 泽东题爱晚亭的诗句,倒是周世钊先生有《从毛主席游岳麓山至云麓宫》七律一首,记叙了 建国初期人们喜庆升平的心迹:
滚滚江声走白沙,飘飘旗影卷红霞。
直登云麓三千丈,来看长沙百万家。
故国几年空兕虎,东风遍地绿桑麻。
南巡已见升平乐,何用书生颂物华。
周先生另有《踏莎行·秋日游爱晚亭》一首,时间为一九五四年,从内容看,当是前诗的姊妹篇:“碧涧鸣琴,红林供画,一山秋色多潇洒。为寻旧迹上芳亭,早接英姿忆黉舍。身在山中,心忧天下,凭栏熟计连朝夜。菜根为饭草作鞋,要将历史重头写。”其下阙显然是写毛泽东的故事。
爱晚亭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后,虽经修复,亦不复旧观,解放后一九五二年、一九六八年 两度修建。现亭为四根圆柱支撑,重檐四披,攒天尖顶,覆以绿色琉璃筒瓦,角如羽翼舒展,整个亭子造型美观,色彩鲜艳,点缀在青山翠谷之中。两条碧涧从幽壑中潺潺而来,注入亭前的池塘,涧中水流击石有声。张木式咏“石濑”诗云:“ 流泉自清泻,触石长短鸣,穷年竹根底,和我读书声。”如今湖南大学、师范学院的学生常 在此晨读,琮琮泉流,琅琅书声,交织成悦耳的晨光曲。亭前的池水清且涟漪,倒映着碧瓦红檐的亭子,更具“楼台倒影入池塘,水晶帘动微风起”的诗画情趣,使之成为岳麓山风景绝佳处。
上一篇:公司取名:什么是命名
下一篇:中国名亭——琵琶亭
[责任编辑:YJY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