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人改名字应追求新颖与时尚
起名是常例,是每一个人一生都要经历的。
改名却只是偶尔为之的特例。然而,从另一层意义来说,改名也是起名,是重新起名,只不过基础不是“一张白纸”,而是放弃或希望少用原名而重新另起。因此,改名也实属正常之举。
孩子初生之时,起名只能由父母长辈去完成,所取的名字也都是根据他们的性情爱好取得, 孩子长大后可能不一定喜欢,也不一定能体现孩子的性情、志趣,因而可能会改名,在前些年的农村,人们有给孩子取丑名的风气,以为丑名能够消灾避邪,等孩子长大读书后,觉得名字难听、粗俗,因而重新起名,有时候是自己改名,有时是父母主动请人帮助改名。本来有的孩子叫狗剩、铁蛋、黑妞等,上学后自己又改名为志坚、江波、思媛等。鲁迅先生的 伯父本来叫“仲升”,北京话发音“仲生”,与“众生”相同,众生又有牲畜(众牲)的味道 ,含有骂人意味,所以不愿意用。遂改名伯升。
时代风潮也是改名的原因之一。思想文化之风的转变,必然会影响到一些人,如清末的革命党人,投入革命队伍后改名,章太炎、蔡孓民等名字的出现都是这种新思 想的产物。蔡元培本来是前清进士、翰林院编修,字鹤卿,思想转变后,改字孓民,表示为炎黄的孓遗之民。
20世纪二三十年代,西渡留学之风渐盛,受之影响也有人改名,比如本书已说到的例子:着名作家 巴金原名李芾甘,在巴黎留学时,一度崇尚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,因此从二人的名字中的首尾各取一字,成现名。教育家陶行知少年时崇拜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,故名知行,留美后又受实验主义的影响,认为凡事并非知而后行,而是行而后知,于是又改名 行知。
在当代,因时代的影响而改名的也不少,其中影响最大的恐怕属“文化大革命”时期。“文革” 之风盛行之时,许多人纷纷起名卫红、学青、学彪、爱越、爱兵、永革、继革、卫东等。随 着 林彪、江青等人政治生命的终结,那个时代结束后,这些名字便显得可笑滑稽,再一次改名亦在所难免。
上一篇:江苏苏州张先生成人改名
下一篇:福建莆田张女士属虎的孩子改名
[责任编辑:YJY]